山东万多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环保清洁生产信息公开内容
Update:2024/04/27

山东万多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环保清洁生产信息公开内容

一. 基本信息:山东万多福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2月,法人代表:李守莉,位于临沂市沂水县庐山工业园精细化工园区, 建有20000吨/年特种酯系列产品项目。

二. 使用原辅材料情况见下表:

原辅材料消耗用途一览表

序号名 称规格消耗量t/a用途
1甲基丙烯酸甲酯≥99.5wt%6449

与高碳醇发生反应生

成另一种(甲基)丙烯酸特种酯

2丙烯酸乙酯≥99.5wt%1313
3烯丙醇≥99.8wt%233

与(甲基)丙烯甲酯发生反应生

成另一种(甲基)丙烯酸特种酯

4正丁醇≥99wt%1054
5异丁醇≥99wt%526
6异辛醇≥99.5wt%640
7乙醇≥99.5wt%93
8环己醇≥99.5wt%180
9四氢糠醇≥99.5wt%182
10甲氧基乙醇≥99.5wt%160
11乙二醇≥99.5wt%63
12丁二醇≥99.5wt%81
13苄醇≥99.5wt%124
142-二甲氨基乙醇

152-二乙氨基乙醇≥99.5wt%858
16叔丁氨基乙醇≥99.5wt%160
17月桂醇≥99.5wt%160
18阻聚剂(主要成分为对苯酚)≥99.5wt%1106辅助生产辅料
19催化剂(有机锡类)/13
20催化剂(金属氧化物)/12.9
21共沸剂(正己烷)/20
22二乙胺≥99.5wt%132参与反应生成胺基乙醇
23叔丁胺≥99.5wt%132
24环氧乙烷≥99.5wt%170
25催化剂≥99wt%0.1
26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≥99wt%1206参与反应生成DMC
27氯甲烷≥99.5wt%388

三. 排放信息:

1、废水:设有1个废水总排放口DW001和1个雨水排放口DW002。

排放限值为:COD:500mg/L,氨氮:45mg/L,pH值6.5-9.5mg/L,悬浮物:400mg/L,总磷(以p计):8mg/L,总有机碳:15mg/L,总氮(以N计):70mg/L,五日生化需氧量:350mg/L,可吸附有机卤化物:8mg/L,总氰化物:0.5mg/L,排放总量:COD:0.24吨/年,氨氮:0.02吨/年。

2、废气:设有1个导热油炉废气排放口DA001,1个污水处理站废气排气筒DA002,1个催化剂再生炉废气排气筒DA003。

排放限值为:氮氧化物:100mg/Nm3,二氧化硫:50mg/Nm3,甲苯:15mg/Nm3,挥发性有机物:60mg/Nm3,颗粒物:10mg/Nm3,甲醇:50mg/Nm3,氯化氢:30mg/Nm3,硫化氢:3mg/Nm3,挥发性有机物:60mg/Nm3,臭气浓度:800,氨(氨气):20mg/Nm3.

排放总量:VOCS:2.892吨/年,NOX:1.94吨/年,S02:0.97吨/年,颗粒物:0.1938吨/年。

3、噪声:稳态噪声:昼间(06-22)65dB(A),夜间(22-06)55dB(A)。

4、固体废物:蒸馏残渣:50吨/年,污水处理站污泥:10吨/年,废活性炭:0.5吨/年,废润滑油:0.2吨/年,废包装:0.6吨/年,化验室废液:0.1吨/年,废润滑油桶:0.05吨/年。

四. 环境风险防控措施:

1、废气:厂区所有罐区、装置、灌装区等单元产生的废气,经管道风机吸附后,经冷凝+二级水洗+焚烧处理合格后,经30米高空排放;

2、污水处理站根据废水产生量间歇运行,储存到一定量后,经过“微电解+厌氧+好氧”生物氧化方法处理合格达标后,排放至沂水城投庐山水务有限公司。污水池废气经碱水洗涤,微生物滤床吸收处理合格后,经15米排气筒排放。

3、生产装置、化验室等部位产生的危险废物,转移到危废库暂存,达到一定数量后,转移到创业环保(沂水)科技有限公司处理。危废库已安装动态管理平台,出入库信息通过此系统正常上传。

4、噪声:

①从治理噪声源入手,选用的设备是符合噪声限值要求的低噪音设备;

②在风机等设备上加装消声、隔音装置及减振基础等,风机安装阻抗复合式消声器,同时,根据实际情况,对上述装置采取减振、隔声等措施;

③在设备管道设计中,采用软接头和低噪声阀门等,并注意管道走向及连接角度,以降低再生噪声;

④空压机、水泵等高噪声设备采用室内布置,并将机房设计为隔声间;

⑤主控室设置隔声窗、隔声门,室顶装吸音材料,降低室内噪声和对外环境的影响。

5、采用密闭工艺,罐区物料经过管道和计量泵增压输送,部分液体物料选择真空抽入滴加罐的方式,加放料将吸风罩罩到桶口,以此控制物料投加过程中无组织废气的产生。

②车间反应釜采用抽真空方式,将釜内废气集中收集后进入导热油炉焚烧处理;尽量减少车间中间储罐物料的存储时间,控制无组织排放,中间储罐大小呼吸废气通过管线引至导热油炉焚烧处理。

③采用质量可靠的设备、管道、阀门及管路附件,增强运行管理,准时更换相关零部件,减少装置跑、冒、滴、漏现象的发生,降低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量。

④在工艺允许的条件下,尽量减少物料输送管线阀门、法兰等连接,物料转移采用管道转移。